
HOTLINE
0898421623发布时间:2025-08-28 20:15:53 点击量:
宫鲁鸣带领中国女篮姑娘们在昆明海埂基地已经展开了一周的集训,这也意味着为期四周的训练计划完成了四分之一。此次高原集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在亚洲杯上暴露出的各种问题。那次比赛中,中国女篮在对抗和战术执行上都出现了明显短板,因此宫鲁鸣希望通过集中训练,逐一强化和改善。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本次集训名单中几乎清一色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球员,连王思雨这样的中坚老将都未能入选。这种“极端年轻化”的用人选择,也让外界担心,若新人的成长速度赶不上比赛的节奏,中国女篮的后卫线可能会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
回顾不久前的亚洲杯半决赛,中国女篮的防线在面对日本队时完全失守。日本队凭借极具压迫感的全场紧逼,不仅让中国女篮进攻失去节奏,防守端也被冲得七零八落。整场比赛,中国队几乎被日本队牵着走,以68比75遗憾告负。赛后,宫鲁鸣脸色铁青,这场失利让所有人清楚地看见了差距所在,也直接推动了球队的换血计划。随后篮协公布了18人集训名单,平均年龄仅有23岁,几乎都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球员。宫鲁鸣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这次集训的战略目标直指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意图通过彻底的新老交替,为未来打下根基。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规划有一定合理性,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体能充沛,提前培养能为未来积蓄力量。但问题在于,“一刀切”式的换血风险巨大,过分依赖年轻人,很可能导致短期内战斗力骤降。
而这份名单引发最大争议的,便是王思雨、杨力维和李梦三位核心后卫的同时落选。尤其是王思雨,她不仅是2022年世界杯的绝杀功臣,更凭借出色的大赛经验和关键时刻的冷静处理,一直是球队的稳定器。在上届亚洲杯上,她场均贡献6.8次助攻,堪称球队的进攻发动机。如今她的缺席,让中国女篮后卫线瞬间失去了“压舱石”。取而代之的是五位新人:徐凤威、周静、李雨汧、冉珂嘉和田媛媛。但无论从经验还是技术能力上,她们都与老将存在明显差距。其中翟若云算是资历稍深的一位,但在WCBA也仅有场均8.7分的表现,难以在国际大赛中承担核心后卫的重任。尤其是缺乏在关键30秒持球进攻的经验,这在面对日本、韩国等成熟的对手时,会成为巨大的隐患。可以说,宫鲁鸣的“断代式”换血,让球队眼下的竞争力严重不足。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停下。就在新名单公布四天后,山东省体育局发布了一则消息,给中国女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落选国家队的王思雨,正式获得篮球高级教练资质,成为现役球员中最年轻的高级教练。这份资质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别,其评定极为严格,王思雨能够通过,靠的是她对2022年世界杯关键战的战术分析以及在青训营中的教学实践。事实上,早在2023年2月,她就已经获得了相关认证,只是当时仍以球员身份为重,并未投入太多精力。如今,她重新启用教练身份,以“球员 教练”的双重角色,走上另一条贡献中国篮球的道路。这一身份的转变,也让她和宫鲁鸣之间,形成了某种“并肩作战”的关系——一个在国家队负责磨练新人,一个在教学岗位上传授经验,两者从不同角度为女篮的未来铺路。
从整体建设来看,宫鲁鸣的集训强调体能、基本功和战术体系,而王思雨的教练身份则更注重经验传递,尤其是在如何应对大赛压力和处理关键球方面。两者形成了互补——既有面向未来的改革,也有现实层面的传承。随着九月欧洲热身赛的临近,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全新女篮,将迎来第一场真正的考验。究竟是“青春豪赌”带来希望,还是经验不足导致挫折,很快就会见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未来能将宫鲁鸣的训练理念与王思雨的经验教学结合起来,中国女篮的新老交替将走得更稳,改革之路虽坎坷,却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