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TLINE
0898421623发布时间:2025-08-28 20:15:05 点击量:
今年汛期,我国多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给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带来较大损失。国务院安排100亿元车购税资金支持受灾严重省份公路等重建,交通运输部将资金全部细化到项目,共安排4014个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制定重建方案,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及时组织实施,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困难群众帮扶工作。
近日,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五型”政府建设简报》,刊发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灾后重建工作做法。江西交通对公路水路灾后重建项目实施清单化、台账式管理,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原则推进近期项目,对中远期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确保早开工、早建成。
今年入汛以来,江西公路水毁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2323条公路5032处发生交通阻断,水毁损失达45.5亿元。其中,普通国省道555处、农村公路4475处、高速公路2处,公路坍塌方1.9万处。在灾后重建关键期,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强指导服务,全力以赴推进交通运输系统灾后重建工作。
为强化资金保障,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分三批次争取到交通运输部公路水毁抢通车购税补助资金3900万元,为历年最多,目前已下达3000万元;第一时间组织专人制定分配方案,做好资金拨付工作,同时关注国家防汛救灾政策项目资金安排动向,经积极对接,获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11亿元。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积极组织厅直属有关单位和厅机关相关处室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灾毁现场,帮助加快抢修重建进程。对于受灾严重地区,组成现场工作组,协助指导地方开展灾情核实、修复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根据全省各地公路灾毁情况,认线月中旬完成全省公路水路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和灾情评估报告编制工作。
对近期实施的公路水路项目,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加快项目前期审批,倒排工期,分解落实工序节点,确保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对中期、远期实施的灾后重建工程,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省交通运输厅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按照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要求,通过定期调度通报、现场检查督导的方式,统筹推进全省公路灾后重建工作。
近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在曲告纳镇开工,百余名当地村民参加开工仪式。“现在便道通了,但大家出行还是不便。希望能尽快修好,让我们早日走上平坦的公路。”曲告纳镇岔吾古村村民安俊峰说。
今年8月,甘肃省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持续强降雨,引发暴洪、泥石流灾害,舟曲县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按照甘肃省的总体工作部署,由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甘肃省公交建集团)对口支援建设。
甘肃省公交建集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资金保障措施,对拟建的舟曲县66条222公里受损农村公路进行详细梳理排查,同步加快重建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该集团将依托全产业链优势,高标准做好舟曲县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暨对口支援工作。
10月23日,随着最后一车滑坡土石被装车清运,中断交通25天的352国道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牛角山路段交通管制设施被移除,正式恢复正常通行。
9月28日,连续降雨造成古丈县牛角山路段山体滑坡,交通中断。灾情发生后,湘西州、古丈县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会同应急、地质、设计等部门开展紧急现场勘查,快速制定排险措施和处置方案。
古丈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和湘西州公路应急抢险中心抢险人员克服连续降雨、地质复杂等困难,24小时施工作业,对滑坡山体进行分级卸载。据统计,交通运输部门累计投入挖掘机400余台班、自卸车1600余辆次,开挖卸载滑坡体土石方5万余立方米,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抢险保通任务。
近日,客车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三深路深河乡茅坝村水毁修复路段畅行。该县农村公路水毁修复工作已全面完成,解决了秋收时节道路泥泞、运输阻塞问题,茶叶修剪施肥、油菜小麦播种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保障。
今年入汛以来,受连续降雨影响,竹山县境内17个乡镇78条农村公路受损严重,9处桥涵被冲毁,67条排水沟被淤平,严重影响秋收秋管。灾害发生后,竹山县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集中人力、机械设备等,全力投入公路水毁抢险救灾和修复保通工作。国庆节前夕,全县受损农村公路全部抢通,交通运输部门对公路边存在水毁隐患的节点位置进行修复加固,提高农村公路的防灾能力。
梅雨季以来,竹山县平均降雨量达510.4毫米。文峰、深河、双台、上庸、官渡、柳林等9个乡镇多次出现“坨子雨”。据竹山县公路应急抢险中心主任沈明华介绍,7条县乡公路因洪水造成短时交通中断,冲毁路基43.5万立方米,损毁路面11万平方米,冲毁桥梁5座1020延米、涵洞4处509延米,全县水毁农村公路135公里。
水毁发生后,竹山县交通运输局立即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分赴一线,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按照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迅速清理塌方、抢修便道,确保公路可通行,目前已投入应急抢险资金1300余万元。对已抢通的水毁路段,该局将加强巡查频率,及时发现隐患点,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改移河道、单向填筑、铅笼护坡……连续作战95小时,抢通双尚线临时便道,打通生命救援线——这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交通速度。此后,历经2个月的灾后重建,该县水毁中断的公路基本完成修复,沿线村民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出行畅通无阻。
8月4日,受台风“黑格比”影响,缙云县东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境内国省道、农村公路水毁灾情惨重,多处公路交通一度中断。经统计,有1条省道、15条县道、3条乡道、315条村道受损,公路水毁损失达1.45亿元。
当日,壶镇镇4个自然村交通、电力、通信全部中断,变成了“孤岛”,3000余人受灾。县道双尚线是壶镇镇白竹管理区对外的唯一道路,全线公里路段路面被洪水冲毁,多处路基、桥梁冲毁,交通中断。
受灾群众牵动着缙云交通人的心。该县交通运输局迅速成立灾后重建专班小组,每天投入80多人日夜不停抢修。8月8日晚,中断近4天的公路顺利抢通。“双尚线复通真是太好了,我们支援包坑村,因为交通中断不得不绕三四公里过来,太不方便了。”壶镇镇金竹村党总支书记朱利强松了一口气。
2个月来,缙云县交通部门在抢通不停歇的同时,对灾毁公路开展全面的损毁调查。目前,已完成冲毁挡墙及部分路面的修复工作。在恢复道路原貌的基础上,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提升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修建新的上挡墙预防灾害,真正做到为百姓出行保驾护航。
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消息,目前全省累计投入公路灾毁重建资金约11.7亿元,具备抢通条件的公路已全部抢通,贫困村灾毁路段已完成修复。各地正在抓紧开展尚未开工的公路灾毁恢复项目前期工作,已开工的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完成一般灾毁项目的全部修复工作。
汛期以来,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成立核灾小组,对辖区内所有受损公路、桥涵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技术状况检测,建立并完善公路灾毁恢复重建项目库,根据公路灾毁情况、类型,科学合理确定建设计划。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专门印发《公路灾毁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按照要求,坚持“脱贫优先”和“先抢通后修复、先干线后支线、先应急后长远”的原则,积极开展公路灾毁恢复重建工作。
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对各地水毁公路恢复重建的技术指导,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面排查公路受灾情况,加强调度、加大投入,于9月底完成了灾毁路段修复,确保“两通”目标按期完成。
为加强资金保障,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并向交通运输部汇报,7月先后下拨资金1960万元和1500万元用于全省公路应急抢险;9月,再次向交通运输部汇报,争取车购税资金11亿元用于全省公路灾毁恢复重建。